火车都

九寨沟县政府网

中  文  名:九寨沟县政府网

官        网:http://www.jzg.gov.cn

地        址:永乐镇

车牌:川U

区号:0837-2822303

政府网简介

  九寨沟县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,以有9个藏族村寨(又称何药九寨)而得名。九寨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,域跨东经103°46'——104°4';北纬32°54'——33°19'。九寨沟县幅员面积5290k㎡,管理3个镇、12个乡、120个行政村、10个社区。有藏、羌、回、汉等民族,少数民族2.47万人,九寨沟县政府驻地南坪镇。

 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,古称羊峒,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。经考古调查,除草地、永和乡之外,其他乡镇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,可将九寨沟县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。大禹时属梁州的西北境,西汉王朝建立后,在四川北部设广汉郡,下属十三县,其中的甸氐道就是今天的九寨沟县境内,甸氐道设置是九寨沟县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机构,说明在2000多年前,九寨沟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到汉王朝的版图。公元566年(北周武帝天和元年),吐谷浑可汗之子、龙涸王莫昌率众归附北周,北周以其地为扶州(今松潘黄龙乡),置扶州总管府,公元587年(隋文帝开皇七年)废邓州,改置扶州,将扶州由松潘黄龙乡迁至今九寨沟县安乐乡下安乐村(旧称水扶州)。隋历唐至元、明,皆为扶州,城垣毁于清初“帕纳皇帝”之乱,雍正三年,清政府决定设立松潘厅南坪营,因扶州城毁坏,于是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、西山之麓的南坪坝,至雍正七年筑成。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,1953单独建县,1998年更名为“九寨沟县”。20世纪60年代以前九寨沟内只有骊道及各山间小道,藏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,很少与外界交往,因而九寨沟一直不为人知。1966年大队人马开进九寨沟,开始砍伐森林,九寨风光面临毁灭的危险。1978年11月30日有关部门下令停止在九寨沟采伐木材。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达文件,批转国家林业总局《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、驯养工作的报告》,批准建立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两个林场迁出。1980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。1982年国务院批准九寨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1984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立。1990年进沟旅游人数突破15万,其中外宾和港、澳、台游客逾7000人。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全委会第16届大会表决一致通过,将九寨沟列入《世界自然遗产名录》。1998年6月更名为九寨沟县,县城置永乐镇。

  行政区划编辑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北部,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文县、舟曲、迭部三县连界,南部和西部同四川省平武、松潘、若尔盖接壤。县人民政府驻永乐镇。2004年,九寨沟县辖2个镇(永乐、漳扎)、15个乡(永丰、安乐、永和、白河、陵江、黑河、玉瓦、大录、双河、保华、罗依、勿角、马家、郭元、草地)。截至2014年10月31日,九寨沟县管理3个镇(南坪、漳扎、双河)、12个乡(永和、白河、陵江、黑河、玉瓦、大录、保华、罗依、勿角、马家、郭元、草地)。

 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

 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,是第4季冰川、板块运动、岩溶地貌、钙化滩流等互相作用而成。它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,地处北纬32°53’—33°43’,东经103°27’—104°26’之间。东临甘肃省文县,北与甘肃省舟曲县、迭部县交界,西接若尔盖县,南同平武县、松潘县接壤。

  九寨沟县

  地貌

  九寨沟县内河谷纵横,地势西北高东南低,以高山为主,另有部分山原和平坝,地形呈阶次变化,海拔落差达2000米。九寨沟主沟呈“Y”字形,总长50余公里。沟中分布有多处湖泊、瀑布群和钙化滩流等。原始森林覆盖了九寨沟一半以上的面积。九寨沟以高原钙化湖群、钙华瀑群和钙化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奇特风貌。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,地质背景复杂,碳酸盐分布广泛,褶皱断裂发育,新构造运动强烈,地壳抬升幅度大,多种营力交错复合,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,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化沉积,以植物喀斯特钙化沉积为主导。九寨沟有角峰,刃脊,冰斗、U字谷十分典型,悬谷、槽谷。槽谷伸至海拔2800米的地方。地下水富含大量的碳酸钙质,湖底、湖堤、湖畔水边均可见乳白色碳酸钙形成的结晶体,属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地貌。

  气候

  九寨沟海拔1900~3100米,属高原湿润气候,山顶终年积雪。气候冬长夏短,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春秋温凉;按海拨高度分为暖温带半干旱、中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;年平均气温12.7℃,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,年平均日照1600小时,年平均相对湿度65%,年平均气压859.3百帕。春天气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大,平均气温多在9~18℃之间。夏季气温回升且较稳定,平均气温19~22℃,夜晚较凉,宜备薄毛衣。秋季气候宜人,但昼夜温差很大,特别是10月后的深秋(10月下旬即有冻土出现),白天可穿单衣,夜晚就得穿防寒服了。冬季较寒冷,气温多在0℃以下。九寨沟降雨较少且多集中在7~8月。

  水文

  九寨沟大多数湖泊的形成源于水中所含碳酸钙。远古时代,地球处于冰期时,水中所含碳酸钙质无法凝结,只能随水漂流。到距今约12000年前,气候转暖后流水中的碳酸钙质活跃起来,一旦遇到障碍物便附着其上,逐渐积累,形成今天九寨沟中一条条乳白色的钙质堤埂,这些堤埂堆积起来形成堰塞湖,也就是“海子”。九寨沟山水约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代,现保留大量第四纪冰川遗迹。由于富含碳酸钙质,湖底、湖堤、湖畔均可见乳白色碳酸钙形成的结晶,而来自雪山活水本身清澈,加之梯状湖泊层层过滤,其水色显得更加透明。

 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

  至2010年,九寨沟已探明金、铁锰、赤铁、砷、锑等矿产资源14种,具有优势的矿种有金、铁、锰等,地处中国六大金成矿带之一的川西北金三角区内,黄金远景储量达150吨,已探明马脑壳金矿、草地金矿、水神沟金矿储量均达20吨以上,被原地质矿产部列为“跨世纪工程”(M15—2工程)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富集区,现有大型矿床2处、中型矿床1处、小型矿床6处。2006年黄金生产1675公斤。

  水资源

  九寨沟境内水系发达,水能资源丰富,理论蕴藏量达104.5千万KW,可开发量64.2万KW,水流开发点多、落差大、投资省,是理想的水电建设基地。2010年,装机容量49万千瓦的白水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顺利推进,装机1.2万千瓦的二道桥水电站和装机8万千瓦的黑河塘水电站建成投产,全县总装机容量已达10万千瓦。

  生物资源

  九寨沟(2张)

  至2010年,九寨沟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619种,有大熊猫、金丝猴、雉鹑、绿尾虹雉、羚牛、林麝、雪豹等珍稀动物20余种。野生珍稀动物资源共有17种。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、牛羚、金丝猴、大天鹅等;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、白唇鹿、小熊猫、猕猴、林爵、红腹角雉、绿尾虹雉等;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、斑羚、蓝马鸡、血雉等。至2010年,九寨沟林业用地达35.7万公顷,森林植被覆盖率69.75%,是四川省第二大林区,有天然草场186万亩。天然中药材290种,主要有党参、当归、虫草、贝母、天麻、猪苓等,盛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“九寨刀党”。药用植物467种,蕴藏量500多万公斤;野生虫草、贝母等药材和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牛羚等。山野菜和金榜柿、陵江核桃、黑木耳等优质农产品畅销海内外。野生植物2033种,有银杏、红豆杉、独叶草等珍稀植物33种。

  人口民族编辑2009年户籍人口65756人,常住人口75456万人。2012人口低速增长。2012年全县户籍人口67039人,其中农业人口46816人,少数民族人口25578人;年末总户数22867户;常住人口81419人,其中城镇人口37452人。人口自然增长率6.43‰;城镇化率46.0%。有彝族、藏族、羌族、苗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土家族、僳僳族、满族、瑶族、侗族、纳西族、布依族、白族、壮族、傣族等民族分布。

  经济编辑2009年,九寨沟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2130万元,接待中外游客157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172000万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531万元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534万元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18万元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2元;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元。2011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146100万元,较2006年增长19.0%(现价),人均生产总值18000元,较2006年增长23.0%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.5亿元,较2006年增长129.3%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00万元,较2006年增长28.5%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‰以内。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00万元,较2006年增长1.6%;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34亿元,各项贷款达32亿元,较2006年分别增长187%、66.6%。

  农业

  2012年共规划农业标准化基地89个,建成党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,成功申报PIC种猪、金榜柿、人工猪苓、脱毒马铃薯等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,有10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。农村通村道路、桥梁、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提升,灌面1059亩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。2012年农村用电量1348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10.9%;化肥使用折纯量为566吨,同比增长3.9%;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1吨,同比增长9.6%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快速增长。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3778公顷,同比增长0.5%。按现行价格计算,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30万元,同比增长14.3%。其中:农业产值8003万元,同比增长17.2%;牧业产值9364万元,同比增长13.1%;林业产值3815万元,同比增长12.8%;服务业产值2348万元,同比增长12.3%。

  工业

  2011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8667万元,较2006年增长38.8%,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.0%,工业增加值28000万元,较2006年增长92.0%。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674万元,同比增长19.9%,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674万元,同比增长28.6%。实现工业增加值36475万元,同比增长23.4%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954万元,同比增长16.0%。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发电量126135万度,比上年增加40794万度,增长47.8%,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3925万度,同比增长34.3%;黄金产量296公斤,比上年增加158公斤,增长114.5%。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58.6吨标准煤,比上年减少1581.3吨标准煤,下降62.3%。万元产值能耗0.0215吨标准煤/万元,同比下降34.8%。

  畜牧业

  2012年,九寨沟禽兔饲养量达229167头(匹、只),大牲畜出栏49121头(匹、只),存栏87663头(匹、只),完成《绿色食品饲养技术规程PIC生猪》养殖标准1个,建生猪养殖基地及规模场14个,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和组织1个。建成黑麦草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,建原种扩繁场280亩。发展土鸡养殖户55户,引进优良肉鸡共60000羽,建肉兔生产基地1个,建獭兔养殖公司1个,带动獭兔养殖大户19户,年出栏獭兔10万只。

  旅游业

  九寨沟风景(2张)

  2012年九寨沟共接待游客453万人,同比增长41.4%,其中:九寨沟景区364万人次,同比增长28.9%;其他旅游者89万人次(指探亲访友、参加会议、一日游等);旅游总体收入583967万元,同比增长56.37%。有宾馆饭店91家,床位2万多张,其中五星级饭店2家,四星级饭店3家,三星级饭店9家,二星级1家。全县宾馆饭店发展至100家、藏(农)家乐50余家、文艺演出团体10家,接待床位达2.3万余张。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四川唯一“中国旅游强县”、全国首批5A级景区,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。旅游产业辐射带动、助民增收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,2011年预计接待游客310万人次,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36亿元,较2006年分别增长13.5%、55.2%。

  交通概况编辑公路

  省道205、301线在境内交汇,是九寨沟县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。建设中的绵九高速公路(绵阳-九寨沟)将彻底结束九寨沟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。

  铁路

  建设中的成兰铁路在此设有九寨沟站,届时将进一步拉近九寨沟同外界的时空距离。

  航空

  九寨沟黄龙机场位于县境内的九寨沟风景区旁,现已开通往返成都、重庆、西安、上海等地的航班。

  社会事业编辑2008年九寨沟学校24所(其中,高完中1所,初级中学2所,幼儿园2所),在校学生12974人。有卫生机构23个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全县农村,参合人数达48678人,参合率达98.68%。基本建成光纤信息传输网络体系,广播、电视覆盖率分别达66%和98%。

  环境保护

  2008年,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505万元,同比增长13.1%,城市污水处理率75%;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%;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%;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吨。全县森林面积275974公顷。自然保护区4个,面积264625公顷。建成区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。

  社会保障

  2008年九寨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20元,同比增加2701元,同比增长14.3%。恩格尔系数42.1%;牧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,同比增长23.4%,恩格尔系数54.1%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7472人,年平均工资37745元,同比增长2.3%。2008年九寨沟纳入城市“低保”范围的人员7124人,同比增长0.2%;纳入农村“低保”范围的人员7835人,同比增长8.9%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47214人(含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失地农民),同比下降1.0%;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992人,同比增长17.3%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7531人,同比减少13.0%;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20423人,同比增长11.6%;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53人,同比增长6.1%。2008年九寨沟年末卫生机构33所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20所,床位310张,卫生技术人员311人,其中执业医生135人。年内全县医疗机构诊疗人数19万人次。

  基础设施

  形成九寨旅游环线公路,以九寨沟县为中心,南经平武、江油、绵阳到成都,西经松潘、茂县、汶川到成都;东经甘肃省文县可到广元;北经若尔盖可达甘肃省兰州。作为全国第一条景区生态公路示范工程川九公路(全长94.14公里)、九(寨沟)若(尔盖)公路和县城至沟口三改二公路自2004年投入使用以来,运行情况良好。双河至青龙桥(省道301线)和县城至黄土梁(省道205线)建成通车,建成农村公路454.58公里。建立数据同步网,开通光纤传输、数字通讯移动电话、图文传真、数字九寨,县城和风景区都可直通全国各大城市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。

  旅游编辑九寨沟拥有获“世界自然遗产”、“世界生物圈保护区”、“绿色环球21”三项国际桂冠和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。有勿角大熊猫、白河金丝猴、九寨国家森林公园、神仙池、甘海子、黑河大峡谷等国、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,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1.8万公顷,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2.3%。2007年被中国国家旅游局命名为“中国旅游强县”。九寨沟已开树正、日则、则查洼、扎如4条旅游风景线,长60余公里,景观分布在树正、诺日朗、剑岩、长海、扎如五大景区,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,包括五滩十二瀑,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,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。动植物资源丰富,种类繁多,原始森林遍布,栖息着大熊猫等十多种稀有和珍贵野生动物。藏家木楼、晾架经幡、栈桥、磨房、传统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,被誉为“美丽的童话世界”。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十月左右(农历9月霜降后)。

  景点

  熊猫海、老虎海、宝镜岩、盆景滩、芦苇海、五彩池、珍珠滩、镜海、犀牛海、诺日朗瀑布、五花海、树正群海和长海等。树正群海景区是九寨沟风景的大门。树正群海沟全长13.8公里,共有各种湖泊(海子)40余个,约占九寨沟景区全部湖泊的40%。40多个湖泊,由大小19块海子所组成。日则沟有珍珠滩瀑布、五花海、诺日朗、高瀑布、熊猫海、箭竹海、孔雀河道、孔雀海、原始森林等,其中以珍珠滩瀑布、孔雀河、孔雀海、五花海最为有名。五花海有着“九寨精华”及“九寨一绝”的美名,站在五花海最高点,即老虎石上俯视,可一览五花海全景。此处也是九寨沟最佳取景点之一。宝镜岩景区位于沟口处,从沟口至荷叶寨一路有迎客松可观赏。这里的主要景观是宝镜岩,它距离沟口1千米处,位于公路的左边。树正沟区段为主沟,主要景点有盆景滩、芦苇海、火花海、树正瀑布、犀牛海等,被誉为“树正群海”,树正群海由二、三十个大小海子呈梯田状群集而成。盆景滩在荷叶寨前方,该处是一个地势低平的浅滩,整个景点犹如一座巨大的盆景。火花海神奇莫测,风吹浪生,显出“火花”,此景多出现在清晨日出时分。诺日郎瀑布的特点在于雄伟。宽达300米,落差20米的瀑布呈多级下跌趋势。

  餐饮特产

  九寨柿饼、荞面饼、九寨酸菜、烤全羊、手扒牛排、杂面、洋芋糍粑、青稞酒、素烧如意、雅茶、荞麦面食、蕨菜、奶制品、酥油茶、九寨沟糌粑、奶渣包子、九寨沟素烧、如意、牦牛肉、洋芋糍粑、贝母鸡、虫草鸭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4 滇ICP备2023005770号-207 huochedu.com 火车都 网站地图